新聞
亞太
2025-04-14
「停電不能等雲端AI來救!」台灣微網用微電網+AI,讓綠電調度更聰明
台灣微網聚焦於能源調度系統,讓企業只需付費即可擁有一套能自動調節電力、降低電費、確保供電穩定的系統。無論是工廠、商辦或校園,都能透過微電網靈活調配太陽能、儲能與市電,避免停電風險,同時降低用電成本,讓綠電發揮最大價值。
2025-04-14大阪世博2025開跑》從吸碳水泥到回收金屬,哪些國家館的永續亮點最吸睛?
2025年大阪世博會(Expo 2025)4月13日正式開幕,首日預估湧入逾14萬人,這場每5年一次的全球盛事將匯集超過150國的特色展館。今年的主題核心聚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,從吸碳水泥、再生廢金屬,到環保布料制服等設計,許多展館呈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。《RECCESSARY》帶你盤點這次展會在永續領域的亮點。
2025-04-11浮動式風電示範計畫喊卡,業者呼籲:朝共同示範、整合海洋能推進
經濟部原定於2024年底、今年初公布的浮動式離岸風場示範計畫草案,卻因新興能源成本高而政策喊停。對於早已通過環評、投入大量前期資金的浮風業者無疑是重擊,業者認為,為滿足半導體業對綠電的需求,台灣離岸風電若要持續推進,必須發展浮動式風電技術,並建議可朝共同示範場、整合海洋能技術來推進。
2025-04-10全球首份AI晶片碳排研究:台積電用電再攀升,2030年恐吃下全台2成電
人工智慧(AI)發展推動產業變革,但帶來便利生活的同時,也伴隨用電量激增。綠色和平全球首份AI晶片碳排研究指出,2024年全球晶片製造用電與碳排放量較2023年增加3.5倍,台灣更居東亞第一,當企業再生能源使用趕不上生產AI晶片的用電成長,將再增加台灣用電與碳排負擔。
2025-04-10強化公部門氣候調適能力,環境部預告「氣候變遷風險評估作業準則」草案
為提升各級政府應對極端天氣事件的氣候調適能力,強化氣候風險管理,環境部依據《氣候變遷因應法》第18條規定,預告「氣候變遷風險評估作業準則」草案。
2025-04-10耗能二手家電越用越窮?弱勢家庭陷能源貧窮困境,學者籲設氣候社會衝擊基金
國內除了電價上漲壓力,也面臨美國對等關稅等新挑戰,對弱勢群體處境雪上加霜。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呼籲,政府應重視社經弱勢群體,成立「氣候/社會衝擊基金」因應各種變局,尤其在推動深度節能面向。研究發現,許多弱勢族群仍仰賴老舊或二手家電,反而導致用電量與支出增加,陷入能源貧困的惡性循環。
2025-04-09氨成氫能首選載體!台灣基礎設施完備,台電、台肥如何搶進布局?
氫能是2050年實現淨零不可或缺的能源選項,其中「氨」作為氫能首選載體,應用與發展也成熟穩定,逐漸受到矚目。台肥助理副總經理陳洧楷認為,氨不僅是氫能最佳載體,也可以零碳生產,台灣有氫能需求,也有氨能基礎設施,氫、氨對台灣來說是關鍵的能源轉型資源。
2025-04-08助半導體減碳!鴻海攜英國新夥伴投入碳捕捉,解決CCS關鍵技術挑戰
為協助半導體產業減碳,電子代工龍頭鴻海攜手英國碳捕捉與封存(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, CCS)公司Pace CCS透過結合半導體設備製造及精密加工技術,及服務全球半導體設備客戶多年經驗,宣布投入碳捕捉技術,透過開發全球首創的化學注入單元,解決CCS的技術挑戰。
2025-04-08川普對等關稅》工研院3對策助產業升級,劉文雄:擺脫低價競爭思維
美國日前宣布向多國課徵「對等關稅」措施震撼全球,衝擊產業鏈布局。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認為產業應「謀定而後動」將危機變成轉機,並提出3策略協助產業升級並拓展國際市場,實現多元布局。
2025-04-08大阪世博2025》全球首台不插電「未來自動販賣機」亮相,氫氣發電如何實現?
日本大阪世博4月13日即將在「夢洲」登場!在永續設計上,除了日本主場館的吸碳水泥穹頂建築、廢金屬製成的參展告示牌。世博會場還設有環保自動販賣機,提供便利同時減少環境傷害,展現未來科技與永續發展的融合。